
腾讯员工跳槽字节跳动被判赔还111万:如何应对带着竞业限制协议,跳槽竞争对手公司
2021-04-08
我们将于4月15日下午举办《投资合作洽谈,每位商业精英必知的法律大坑与思维认知!》讲座,点击蓝色字即可了解/报名,与法律顾问一起提升每位商业精英在投资合作中从洽谈到退出的法律思维认知,远离法律大坑!
关注并将「同道摩金」设为🌟 星标
每晚8-9点准时推送哟~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份民事判决书,“火”了!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一名月薪超过5万元的员工跳槽到了字节跳动,因违反竞业限制义务,被法院判决向腾讯返还竞业限制补偿金(税前)、支付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违约金共计约111万元。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中国裁判文书网
很多企业,都会对员工有竞业限制的要求;但当发生员工在竞业限制期间入职竞争对手公司的情况时,能打赢官司的企业,却少之又少。
企业究竟要如何做,才能防止《竞业限制协议》形同虚设,防止竞业限制的小船说翻就翻?大摩整理了八大关键点,供企业参考:
01
企业可以与哪些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承担竞业限制义务的人员限于三类:
1 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等;
2 高级技术人员,如高级工程师、高级高级监理师以及具有相关技术资质的从业人员等;
3 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对此法律并没有进一步的规定,界定的关键在于“该人员是否接触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常见的包括销售人员、财务人员等。
02
竞业限制的内容
企业与员工约定竞业限制的范围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不加入与本企业构成竞争关系的企业或其它经济实体;不得为竞争企业提供服务,如劳务服务、技术服务或其他服务等;
2 不得自营、委托他人经营与本企业构成竞争关系的业务;
3 不得劝说、引诱、鼓励或以其他方式促使本企业的人员离职;
4 不得劝说、引诱、鼓励或以其他方式促使本企业的客户、供应商或有实际或潜在业务关系的个人、企业等终止或以其他方式改变与本企业的业务关系;
5 不得与本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发生商业接触;等。
03
未约定竞业限制补偿金,
竞业限制协议是否有效?
有效。
竞业限制在性质上属于合同,故不仅适用《劳动合同法》,亦受《合同法》的约束。
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了5种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等。因此,内容瑕疵并不会直接导致合同无效。
若事先未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补偿金,双方可以采取事后补充约定等方式予以弥补。
即使企业未有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劳动者因此不需承担竞业限制义务,但并不影响竞业限制协议本身的有效性。
04
竞业限制补偿金该给多少?
竞业限制补偿金可以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协商约定。
若双方未约定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的,一般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六条的规定确定,即劳动者有权要求按照离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按月支付。
对于该问题,个别地方也存在特别规定,如:
05
竞业限制违约金如何确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3条的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对于违约金的标准法律并未作出具体规定,一般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同时结合员工劳动收入由双方自行约定。
公司可以根据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可能造成公司损失的大小约定违约金金额。
司法实践中,若竞业限制违约金约定偏高的,法院或仲裁委一般会参照用人单位实际损失、员工劳动收入、月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依据公平合理原则对违约金金额进行调整。
06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支付违约金后,
竞业限制义务是否可以免除?
若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支付违约金后,在竞业限制期内,企业要求劳动者继续承担竞业限制的义务,劳动者还是应当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劳动者所支付的违约金仅是对之前的违约行为而承担的违约责任,并不影响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故亦不影响违约行为发生之后的竞业限制义务。
因此,在竞业限制协议有效期内,劳动者仍应当继续履行,但用人单位也仍应按约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07
竞业限制协议生效前或履行期间,
企业能否单方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1、对于竞业限制生效前:
竞业限制协议生效前,劳动者还没有受到限制,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同时,参照《关于实施<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若干问题的通知(二)》的规定:“竞业限制协议生效前或者履行期间,用人单位放弃对劳动者竞业限制的要求,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
即竞业限制协议生效前,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但应当履行提前通知义务。
//
2、对于竞业限制履行期间:
根据司法解释四第9条的相关规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但,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有权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
在实践操作上,企业可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终止或附条件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情形。
08
如何避免因雇佣
有竞业限制义务的劳动者而产生的风险?
企业聘用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的劳动者,并不必然构成违法行为。
(2)利用该类劳动者掌握的前述信息而谋取利益。
//
从本质上规避劳动人事风险,
需要从招聘到离职做一次全面梳理
HR在实务中还会遇到的诸多用工管理难题,企业若想要更全面的从本质上规避劳动人事风险,就需要理顺好员工关系,针对员工从招聘到离职的14个环节、56个风险点进行梳理与剖析;并针对管理流程进行法律设计;再之后便是针对落地执行所依赖的88个关键性表单文件、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与规范。
若没有常年法律顾问/或常年法律顾问无法提供前述个案解决指导作业和精细梳理支持;企业和HR就需要自学自做。
为此,大摩举办了一期一会活动,已有超过30家企业体验了从招聘到离职的人资法律风险梳理,与企业一对一深度沟通实操解决方案;企业还可以获得一份针对自己公司的梳理报告。
欢迎报名参加大摩“一期一会”。
扫码联系摩金
0756-336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