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节跳动1/3员工反对取消“大小周”:加班背后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法律顾问
2021-06-23
关注并将「同道摩金」设为🌟 星标
每晚8-9点准时推送哟~
你的公司,实行“大小周”还是“双休”?
近日,被戏谑“心脏和字节,只能有一个跳动”的字节跳动,在公司例行的Open Day活动上,新任CEO梁汝波公布了一项公司内部调研结果,数据显示,三分之一的人不支持取消大小周,三分之一的人支持。目前,关于是否取消大小周,字节跳动公司高层暂未有定论。
消息一出,这家互联网大厂立即占据了商业精英和企业注意力的C位,
在外界惊异于为什么会有高达三分之一的员工不支持取消时,一位字节员工称,如果取消了大小周,自己每年将损失近10万元收入。这让人们忽然意识到,非大厂员工对大厂员工加班的“惨状”或许存在着一些偏见。
01
中国职场加班现状如何?
“996”、“007”、“大小周”、“ICU”……互联网大厂的加班文化,几乎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
■ 2010年,就有多家网站曝出华为的《奋斗者申请协议》,指华为要求部分员工“自愿”放弃带薪年假,非指令性加班费和陪产假等,成为奋斗者,而后期的分红、配股都会倾向于奋斗者。
■ 此事六年后,“996工作制”从58同城传出,员工们的工作长达72个小时,58同城随后回应称为“常规性动员”。
//
■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也就“996”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能做到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因为很多公司,很多人想要996都没有那个机会。如果年轻的时候不996,那想什么时候996呢?”这翻话,一下子就让996是福报冲上了热搜榜。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帖“715工作制”引发热议。当贾国龙谈到996工作制时,他说,在他看来,996根本不算什么,因为他一直是“715,白加黑”。基本上,一天工作15个小时,一周工作7天,昼夜不停地开会。
■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说,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者996,但是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
//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加班似乎不再只是互联网企业的专属名词。BOSS直聘曾对职场人加班现状做过调查。调研结果显示,仅一成的职场人可以基本不加班,24.7%的职场人每天都加班。其中45.5%的职场人每周加班2到3天,更有24.7%的人几乎每天都在加班。
//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这本是记者问科比“你为何如此成功”时,科比的回答。科比是在凌晨四点起床,但有些中国职场人,在凌晨四点还未回家。
02
法律顾问指引
加班事件,表面瞧起来是加班引发的利益冲突或争议的话题;但,引起我们商业精英和企业思考的是,为何“伟大的公司”(或者称为“做得大的公司”),都会存在疯狂加班文化,996也罢,007也好,都是与劳动法律法规相冲突的。
这,背后的思维逻辑究竟是什么,我们的企业是否做得到呢,又该如何做呢?
//
加班背后的核心,在于是被动安排工作而完成任务,还是自发工作实现目标。因此,为了保障企业组织的运营管理水平上升,从两方面着手:
其一 就是利益。利益这是顺人性的东西,这没有对与错,对于每个人而言,只有得与失;因此,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支付加班费。
然而,随着管理精细化水平上升,开始以绩效奖金或目标奖金机制;甚至与公司整体利益挂钩;当然,岗位重要度不同、贡献值不同,分配的具体机制会有所调整;一句话总结,就是短期利益、中期利益、长期利益相结合的平衡点。所以股权激励模式,就成为当前企业比较流行的分配模式。
其二 就是情怀。情怀在本质上是从深层次去满足人性的需求东西,简单地说如何实现共同奋斗的精神;例如合伙经营共同的事业,具有共同的梦想;再例如合规文化等等;不论是何种,落地实施依靠的还是规则,也就是协议与制度。
那么这个思维逻辑,该如何落地呢?
对于商业精英和企业而言,从打造核心团队开始,需要法律顾问与你一起梳理并重构员工关系,架构设计并落地实施。
唯有共同的利益和情怀,才能让我们企业走得更远!
扫码联系摩金
0756-3366128